来源:人气:794更新:2025-07-11 12:32:25
每个时代都可能涌现佳作,但唯有经济繁荣期才会催生令人争议的大烂片。此时,市场繁荣为粗制滥造的创作提供了土壤,资本的疯狂投入与艺术的野蛮生长相互交织。这些影片的"宏大"体现在两方面:首先是制作规模,炫目特效与巨星云集的阵仗,唯有经济向好的时期才能支撑起这般奢侈的投入;其次是舆论声量,即便剧情空洞,只要获得足够的曝光度,便能成就"大烂片"的盛名。当观众手握门票却不愿轻易给片商下注,许多作品在平庸中沉寂,反而可能被贴上"文艺"标签。它们的"荒诞"并非全然负面,常裹挟着东北民俗般的热闹混杂——当主角是边缘群体或涉及女性议题,即便内容粗糙,也难以被直接定义为烂片,顶多被评价为"不够精彩"。就像观众对雷佳音的评价,其"经济下行期的面孔"虽不讨喜,却蕴含着某种真实质感,这或许正是导演们偏爱他的深层原因。若换上更俊朗、更易引发情感共鸣的面孔,反而容易招致"烂片"的质疑。
有人将短裤吊带、烟熏妆与大红唇视为“经济上行的美”,而笔者认为对某些粗制滥造之作的追忆,也同样具有其合理性。自2010年至2015年间,《铜雀台》《王的盛宴》《小时代》《富春山居图》等影片虽遭观众集体批判,但如今回望却发现它们比暑期档多数作品更具视觉吸引力。彼时的银幕呈现出“昂扬”与“粗糙”并存的特殊生态,用炫目特效填补思想空缺,以技术噱头掩盖叙事缺陷,将时代精神具象化为银幕符号。即便作品质量堪忧,却在特定语境下展现出别样的美学价值。相较之下,当下的电影市场不仅难觅大制作身影,更陷入过度规范化的困局,各类影片追求稳妥保量,反而失去了当年“搏一搏单车变摩托”的冒险精神。当人们惊叹郭敬明在《小时代》中堆砌的高定服装堪称“真金白银”时,实则是对过往经济繁荣期“过剩美学”的怀旧。顾里姐妹团在Prada秀场里疯魔地玩着发饰,林志玲与刘德华演绎夺宝闹剧,周润发饰演的曹操则在与刘亦菲的对手戏中展现极致欲望——这些画面构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记忆。
国际影坛的推崇赋予了国产古裝片冲击国际奖项的野心,而国内影视市场的竞争压力则促使影片在视觉呈现上展开隐性较量。这种现象与《歌手2025》与《歌手2013》的差异颇为相似——当年的观众即便面对质量参差的影片,也如同吞食细糠般毫无怨言。即便是《英雄》这样充满东方美学的佳作,也曾被质疑为"犬儒主义"的代表。古装大片的影响力在2010年至2012年间达到顶峰,彼时2011年便集中上映了《战国》《鸿门宴传奇》《倩女幽魂》《关云长》《白蛇传说》《画壁》《龙门飞甲》等作品,2012年更涌现出《王的盛宴》《铜雀台》等重量级影片。
这是古装影视剧的巅峰时刻,亦是商业逻辑的极端体现。古装大片的井喷现象,既源于其作为票房主力的市场定位,更深层次折射出社会阶层流动焦虑的集体投射。陆川以《王的盛宴》重构楚汉争霸史诗,将鸿门宴、成也萧何败萧何、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赋予当代解读视角,通过谋士张良与范增的"心理博弈"重塑权力斗争的叙事维度。相较之下,《鸿门宴传奇》则呈现出更具东方奇幻色彩的叙事风格,其对怀王"三请兵法神女"的改编尤为醒目——这些神秘的智者不仅提供"先入关中者王"的权谋建议,更以"两虎相争"的策略催化历史进程。剧作通过张良的回忆视角,将帝王争霸的宏大叙事解构为谋士之间的智斗较量,其中范增诱导刘邦产生张良通敌疑虑的反转设计,极具心理操控的戏剧张力。这种"厚黑解读"既符合当下观众的娱乐偏好,也暗合地摊文学式的市井智慧表达。而《铜雀台》则以刘亦菲饰演的少女灵雎为叙事锚点,通过杀手视角解码曹操的孤独本质,其"孤能走到今天,就是从来不相信任何人"的台词,既展现权谋者的自我保护机制,又揭示了"进不了孤的心,就进不了孤的身"的虚伪表象,完成对历史人物的多维解构。
关于曹操的历史形象,其是否如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所编造的"黄谣"般存在霸占年轻美女以消磨岁月的记载,或如电影中展现的温情与孤独,这一二元化认知值得深入探讨。从文本严谨性与叙事内核来看,《铜雀台》作为一部严肃的古装大片,相较于《战国》中孙红雷对秦始皇"残暴"的戏剧化解读,展现出更克制的历史还原态度。此类古装作品往往成为大时代的隐喻载体,正如阶层流动性剧烈的古代社会,映射出现代观众对资源竞争的集体焦虑。
2013年被业界视为国产影片质量参差的年份,剧情刻意煽情的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开启了国产青春片的滥觞,而融合动作、夺宝、爱情等多重元素的《富春山居图》则以3.0的豆瓣评分创造了3亿票房纪录。该片虽以国宝争夺为主线,却构建出类似"国产007"的类型混搭模式,从杭州到迪拜、东京到米兰的全球场景转换,试图以视觉奇观替代逻辑的连贯性,营造出碎片化观影体验。
影片采用多线叙事与群像塑造,强化"大片感"的制作水准。在台北收藏的"山居图无用师卷"失窃事件中,香港特工、内地公安、中国人保等多方势力汇聚,更有伪装成黑道大佬实为特工领导的斯琴高娃"老佛爷"角色。其标志性的狼牙镶边LED轮椅与神秘气质,令人联想到"我孝庄今天是来夺宝的"的台词暗示。影片中巧妙植入的沙漏道具,内装其丈夫骨灰的设定,更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文物的双重叙事推向极致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的剧情发展如同一场荒诞的即兴表演,观众犹如陷入精心设计的Omakase美食陷阱,始终无法预知下一秒将遭遇何种戏剧性转折。为凸显文物保护科技,保险公司巧妙引入微波技术作为展示亮点。张静初在展柜玻璃门旁安置爆米花包装,通过遥控装置完成了一次令人咋舌的爆米花品牌植入。男主刘德华执意选择水路却遭遇满载婚纱模特的船只拦截,而林志玲所饰演的Lisa则呈现性格分裂的戏剧效果——时而与刘德华陷入爱河,时而又策划致命阴谋。配合志玲姐标志性的声线,在角色黑化场景中营造出诡异的悬疑氛围。
佟大为诠释的反派角色山本俊雄极具层次感,成功将变态死宅与邪恶BOSS的复杂心理外化呈现。当目睹志玲姐姐执行任务失败时,他采取的惩罚方式令人咋舌——要求对方进行跪地清洗。这种看似荒诞的处置手段实则暗含深意,展现出角色扭曲的权力逻辑。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背景故事揭示其原生家庭创伤:幼年山本亲眼目睹父亲葬礼上母亲与他人偷情,愤怒之下纵火杀害母亲与奸夫,却在内心深处对容貌与母亲相似的志玲产生病态依恋。每当与志玲即将产生亲密接触时,他总会表现出矛盾的行为模式,在关键时刻选择跪地认错。这种弑母恋母的复杂心理与阳痿症状的交织,与其沉迷于偷画的行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隐秘关联,引发观众对角色行为动机的深层思考。
昔日,人们若批评一部影片质量低劣,常会戏称其“犹如《富春山居图》般低劣”。然而这部作品实则是一部高概念尝试,试图将东方文化与好莱坞动作视觉体系进行跨文化嫁接。影片中穿梭着《007》《碟中谍》《史密斯夫妇》《杀死比尔》等经典类型的基因片段,日本娃娃兵的暴力场景更暗含中式恐怖的叙事基因。《富春山居图》的诞生恰是那个时代“敢于重金投入”的明证,这种拼贴式融合风格,或许是技术探索过程中的试错产物。有趣的是,硬糖君却对影片中的诸多细节记忆犹新,如今若仍有融合百变志玲与黑暗美学的影视作品,或许值得重新审视其艺术价值。回望当年《小时代》引发的争议,硬糖君也曾高举“拜物主义”旗帜进行批判,仿佛在经济繁荣期,消费主义总被视作洪水猛兽,稍有沾染便觉不洁。而当经济周期转向,又骤然转向对“老钱风”与新贵族的追捧,人们开始热衷于重塑万柳书院式的身份符号。曾被视为浮夸的奢侈品全真货时代,如今竟成为《小时代》重新被审视的依据。影片中4800万翡翠手镯的簇新质感、7000余件奢牌服装的堆砌美学、3.3克拉价值百万元的Tiffany钻戒的耀眼光芒,以及三百多套巴宝莉定制校服的精致程度,都在印证着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。当当代博主们逐帧解析影片中的消费符号时,郭敬明或许会感慨“自有文化评论者为我阐释”。
郭采洁身着香奶奶品牌,向柯震东说出那句经典台词,成为系列电影的主旨凝练。"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,还没被风吹走就已经散了"。令人费解的是,顾里这位被众人赞颂的闺蜜,为何总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双面特质?拥有能够供养自己的神仙闺蜜,我每日都把她供奉于至高地位。相较之下,《杜拉拉升职记》似乎更为贴近现实,讲述着徐静蕾从月薪三千的外企行政助理,逐步晋升为年薪二十五万的公司高管的成长历程。如今有人将此归类为励志影片,恐怕会招致批评,称其为资本家的代言人。然而在当年,一个普通职员的晋升故事确实给予了观众向往未来的希望。
那个充满喧嚣与活力的年代,人们沉醉于物质的诱惑,对美色流露出赤裸裸的渴望,甚至将成功学奉为圭臬。正是在这样混沌却生机勃勃的土壤中,诞生了无数粗制滥造之作,这种文化生态的多元样态难道不该被视为时代的馈赠?随着低质量作品的逐渐衰减,我们曾为之欢欣雀跃,却在如今感到一丝怅然。当电影行业刻意规避所有可能的失误,作品却褪去了原有的活力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,正如当下被规训得千篇一律的生活图景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jdw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