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人气:834更新:2025-07-11 06:27:26
电视剧《以法之名》近日收官,但优酷会员群体仍表现出一定不满。作为平台年度重点打造的剧集之一,该剧在下半年为优酷带来显著收视提升。数据显示,其首播收视率即突破1.2%,凭借现实主义题材、紧凑剧情设计以及台网联动的推广策略,成功强化了作品的专业形象与观众关注度。百度指数监测显示,该剧热度持续攀升,相较近期另一热门剧集《书卷一梦》,前者在6月24日上线后,搜索指数始终维持领先,即便后者于6月26日播出也未能超越。
根据百度指数数据,优酷在播放《以法之名》期间引发了部分观众的不满。有用户反映,为观看该剧专门购买了优酷VIP,但若需使用投屏功能,必须进一步升级至SVIP,而想要提前解锁大结局则需额外支付18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用户是否为普通会员、VIP还是SVIP,在观看过程中均需忍受每集超过半分钟的广告插播。此前,因对优酷在热播剧中频繁插入广告的不满,许多观众在豆瓣剧集小组中发起“优酷是不是穷疯了”的讨论,表达对平台商业策略的批评。7月9日,随着《以法之名》大结局上线,部分观众以“花了18块,我骄傲了吗?”的自嘲方式,对平台推出的“大结局直通车”付费模式提出质疑,认为这种层层叠加的收费机制显得过于苛刻。
该截图源自优酷平台,数据显示在分层收费模式下,所有用户类型均无法避免剧集中的多重广告插播。据豆瓣用户“来看月”统计,《以法之名》前32集共嵌入124条广告,平均每集插入3.44个广告,广告总时长达到1248秒,单集广告时长占比34.66秒。其中最长单条广告时长为30秒,覆盖24个品牌,广告位分布于片头、片中及片尾等时段。
相关截图来自社交平台小红书。有用户反映,优酷平台频繁出现广告跳转问题,即便简单暂停播放也会自动跳转至其他应用程序,严重影响观看体验。更令人困扰的是,优酷普通会员用户反馈,即便付费仍无法享受完整的投屏体验,部分功能需额外购买才能使用。这种二次收费模式引发用户不满,认为存在消费陷阱。值得注意的是,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的VIP用户则可直接使用投屏功能,无需额外操作。令人费解的是,同属阿里生态的夸克App却在《以法之名》播出期间成为盗版视频传播渠道。
截图来源于夸克,事实上,夸克一直被批评为盗版资源的高发地区。在夸克搜索中输入关键词“以法之名”,搜索结果中出现了几条来自侵权视频网站的内容。
截图源自夸克平台。2023年10月,针对"夸克"平台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,监管部门已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,并依法处以50万元罚款,同时严肃处理涉事责任人。近期,夸克对《以法之名》盗版内容的监管漏洞引发争议,被外界解读为对优酷等同类型平台的"背刺"行为。
作为2024年现象级剧集,《以法之名》凭借高热度吸引了大量广告主关注。据媒体报道,该剧在招商阶段即获得超过60家品牌的提前合作。尽管爆款内容带来的商业价值可为优酷提供稳定收益,但从视频平台近年来的竞争格局来看,优酷与爱奇艺、腾讯视频的用户差距持续扩大。
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在2025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,在线视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国内月活用户规模排名前六的视频应用分别为:腾讯视频(3.7亿)、爱奇艺(3.65亿)、芒果TV(2.75亿)、哔哩哔哩(2.20亿)、优酷(1.85亿)、红果短剧(1.73亿)。
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,优酷的月活用户规模不足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的一半,甚至可能成为首个被短剧平台红果超越的长视频平台。值得注意的是,2018年8月优酷曾创下历史最高的4.7亿月活纪录。自2016年归属阿里集团以来,优酷经历俞永福、杨伟东、樊路远三位管理层的相继更迭,战略方向多次调整导致经营波动。在阿里体系内本应享尽资源红利,但随着"1 6 N"组织变革推进,要求各业务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,优酷被迫独立承担经营责任。在此背景下,若无法实现盈利将面临"非核心业务"的边缘化风险。幸运的是,依托广告变现能力,优酷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。
财报显示,2025财年第四财季虎鲸文娱集团(原阿里大文娱)实现营收55.54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阿里影业电影及娱乐业务的强势表现,以及优酷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。经调整EBITA从2024年同期的-8.84亿元转为盈利3600万元,反映出优酷的亏损状况有所改善。整个2025财年(2024年4月1日-2025年3月31日),虎鲸文娱集团总营收达222.67亿元,同比增长5%。相较2024财年15.39亿元的亏损,亏损幅度明显收窄,主要归因于优酷经营压力的缓解。
当前优酷面临的挑战源于短剧市场的强势崛起。据业内消息,2024年3月传出优酷将不再接收12集以上剧集,且要求现有长剧于当年播完。对此,接近优酷的知情人士澄清称,此举措并非"一刀切",而是为提升内容质量、遏制注水剧现象。注水剧的普遍性与国产剧"按集计价"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,制作方常通过延长剧集集数来增加广告植入,实现利润最大化。
不过在舆论监督与监管政策的双重作用下,这种现象正在减少。如今,包括爱奇艺、腾讯视频在内的长视频平台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注水剧,侧面印证了短剧对传统视频行业的冲击。以Dataeye数据为证,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,同比增长35%,首次超越电影票房;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50亿元,增速达36%。在此趋势下,字节跳动旗下的短剧APP红果日活已跻身在线视频行业第六的位置。面对红果等平台的快速扩张,优酷等长视频平台必须加快防御布局。
今年3月,阿里大文娱宣布成立优酷微短剧中心,该部门直接向集团高层汇报。在产品架构上,短剧与独播剧、自制剧并列一级入口。凭借优酷多年积累的影视资源,其在短剧内容领域的布局具备先天优势;同时阿里的AI技术储备,也为优酷提供战略支撑。然而,当前短剧市场已演变为头部企业的集体战场,爱奇艺、腾讯、字节、阿里等大厂均已入场,行业对优质人才和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阿里体系内的支付宝、闲鱼、淘宝等平台也早已开展短剧业务布局。在长期盈利压力下,优酷既要应对外部竞争的挑战,又要面对内部"赛马"的生存考验,处境颇为艰难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jdw8.com